close
![getImage.jpg getImage.jpg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memphis990/1567484711-4090198748.jpg)
<<優秀不是靠運氣:16歲提前錄取,18歲成為全美最年輕亞裔CEO,哈佛姊弟的教養祕笈首度公開>>
那天看到了這本書的簡介,就想買來看.但都找不到實體書,昨天終於在Kobo買了電子版.晚上趁著數星星睡著後,很痛快的看完了!
用電子書的好處之一,就是方便節錄自己喜愛的片段.以下是覺得受用的內容,記下來供自己日後教養路上使用.
「三歲看大,七歲看老。」
"我們時常利用不同型號的玩具小汽車給宇陽,透過不同的排列,清楚的向宇陽解釋數學運算的抽象概念。在此同時,為了培養宇陽學習科學的耐心及專注力,我們還買了玩具小汽車的立體賽車跑道,不只利用玩具教數學,連基礎物理中的牛頓運動力學,也在邊玩邊學的歡樂氛圍下,一併教給了當時仍不到五歲的宇陽。科學研究在在證實,我們的大腦是愈用愈靈活,孩子則是愈教愈聰明。"
每個孩子的心中,都藏著一盞「閱讀神燈」,只要我們有耐心也有決心的幫孩子找出來,這盞「閱讀神燈」就能為孩子照亮前途,走向成功的大道。
教養祕笈——打造閱讀的良性循環
閱讀先於寫作,要先大量閱讀,發展獨特成熟的想法,才能以文句精準表達。
會的字愈多,讀得愈容易,愈能激發閱讀興趣。
限時讀完短篇文章,父母設計好問題,與孩子討論內容。
鼓勵孩子參加閱讀相關的競賽,增加對閱讀的熱情和信心。"
小學強勢教育
小學時期的孩子,可塑性高,父母必須狠下心來,為孩子培養出良好的學習心態,久而久之,習慣勝於說教,不動手、不碎唸,也能使孩子的求學生涯導向正面循環。 「強勢教育」只適用於小學時期,
在其他時期,都會弊多於利,得到反效果。 小學時代的孩子,由於剛由家庭邁入學校,膽子普遍還小,又離青春叛逆期還遠,是最好的「強制學習期」。「強勢教育法」只適用於小學生,在任何其他的教育階段,都會弊多於利,得到反效果。但在小學時期,如果能夠實施傳統亞洲式的強勢教育,不但可以盡早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,還可以藉由小學六年的時間,提高孩子對自己學習能力及成果的要求。 在孩子的小學時期,我不但嚴格要求他們必須做完所有我要求他們做的練習題,並且必須達到接近「Perfect (完美)」的程度。我時常告訴他們,小學所學的各種知識及技能,都是比較簡單的,如果這個時候都不能對自己要求完美,那到了中學,什麼都更難了,就更不可能有好的成果。
上了中學的孩子,由於已經縱容自己懶惰的天性多年,養成了根深柢固的壞習慣,再加上青春叛逆期將近,真的很難溝通、難管教。 結果就是,小學時期浪費了太多可利用的時間,不但學的知識及技能不夠多,也沒有養成刻苦讀書的好習慣。上了中學後,不但在課業上感到力不從心,更因為長期對自己要求過低,很容易在各方面原諒自己,給自己的不肯努力找遍藉口。此時,碰上求好心切的父母,不自覺的以「強勢教育」對待步入青春叛逆期的中學子女,正是怎麼說、怎麼錯,無論怎麼教,換來的都是反抗。
教養祕笈——前緊後鬆
若小學時期都做不到自我要求,到中學就更難了。
練習題正確率要做到九五%以上。
考試要提早準備,以考一百二十分為目標。
練習做得愈快愈好,就有愈多自由玩樂時間。
有些小孩子讀書寫功課時,堅持要關上房門,說這樣才能專心。在我看來,只有過分天真或是懶得管教的父母,才會自己騙自己,相信孩子這種裝認真的說法。在我們家,孩子從小讀書就不許關門,也很少用電腦。想想,小學生要用電腦查什麼資料?就算要查,父母也可以陪在一旁,千萬不能養成孩子邊讀書、邊上網的壞習慣。
「計畫」是一種習慣,「讀書」是一種習慣,「練琴」是一種習慣,「鍛鍊」是一種習慣,「認真」是一種習慣,「堅持」是一種習慣;然而「偷懶」也是一種習慣,「馬虎」是一種習慣,「放棄」更是一種習慣。 「努力不懈」是一種習慣,「退縮放棄」更是一種習慣。 父母絕不能因為溺愛孩子,而讓孩子養成碰到障礙就退縮,遇到困難就放棄的壞習慣。
教養祕笈——父母不碎唸,孩子也會自主學習
該做的作業提前且正確的做完,就可以做喜歡的事。
練習不在多,在準確度。不小心做錯是不被允許的。
因為不會而答錯,並不足惜,原本不會的內容,就不該心存僥倖猜對;但原本就會卻不小心答錯,實在可惜,也浪費了努力學習付出的精力及時間。
凡事提早計劃,充分準備。一開始就抱著混到六十分及格的心態,注定淘汰出局。
無意識的長時間聽著英文單字、兒歌,或是故事,會有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。 小孩子正在成長的大腦,有著我們無法想像的記憶力潛能。如果父母能夠有計畫的在孩子玩樂的場合,長期提供有系統的聽覺學習教學錄音帶,再配上視覺學習的教材,例如圖片單字卡及兒童閱讀刊物,必能在正面愉快的環境下,成功開發出孩子的記憶力。
不問練習長短,只問學習成效
改成這樣以「效果為標準」,顯然使得宇陽有動力在最短的時間內,練到老師的要求。再加上曲子和曲子中間的休息時間,也積極鼓勵了宇陽專心認真練完每一首鋼琴曲。由於不再限時一小時,宇陽發現只要認真達到要求,反而有更多玩樂的時間,就這樣成功改掉了宇陽「混時間」的壞習慣,並從小教會他「高效率」的重要性。
有時候,我為了鼓勵宇陽多複習一些單字,會做他喜歡吃的東西,像是煎牛小排,等按時複習完單字後,給他當獎勵的點心。先生常笑我像訓練小狗一樣,給食物吃當鼓勵。我便回答說,怎麼有效果便怎麼做,宇陽就喜歡吃肉,當然拿肉來引誘他專心迅速的背單字了。
教養祕笈——高單位時間效率五重點
確認孩子的學習目標,父母要堅守原則,對於孩子的反抗心態,「不理,不睬,不打,不罵,不妥協」。
不問練習長短,只問學習成效。
孩子只要正確迅速做完功課,多出來的時間就可以自由運用,父母不能不守信用。
適時給予獎勵,怎麼有效果便怎麼做。
和孩子討論功課量,讓孩子有做主的空間,激發自動自發的學習心。
青春期的孩子不是壞孩子,他們的反抗心理,多半源自於生理上突然從小孩長成了大人,在他們的心中也希望能像大人一樣獨立自主。但畢竟心智還不夠成熟,無法真正獨立,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,所以時常為反對而反對。首當其衝的,就是事事為他們計畫周詳的父母,想以此證明他們是有主見、有能力的個體。但事實上,他們似懂非懂,徘徊在最容易走錯方向、迷失自己的時期。 西方教育有鑑於此,將義工服務融入中學正規教育課程中,期盼正值青春期的中學生能在服務人群的活動中,建立樂於助人,謙卑上進的價值觀。 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,就是太注重自己生理上的變化,太以自我為中心。如果此時不做社區服務、不講團隊精神,只會使青春期的孩子更不顧他人,只在乎自己,當然要挑戰父母的權威,處處和父母唱反調,來宣示自己的自主性。
成長進步是與過去的自己做比較,而不是和別人做比較。
「鼓勵」可說是最簡單的教育心理學。孩子天性喜歡得到父母的肯定及誇獎,十歲以前的孩子,鼓勵式教育可以培養孩子學習各種知識及技能的熱情,從小建立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。透過溫暖親切的鼓勵式教育,更可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,使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及信任,為之後的教育奠定基礎。
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,接觸的人事物愈來愈廣,鼓勵式教育不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。有些同學可以輕輕鬆鬆就考高分,而自己卻做不到。這時候是重要教育關鍵期。例如:
「每個人天分不同,你可能沒有那麼好的運動天分,但是你的音樂天分很好。人不可能樣樣都有天分,你的音樂天分高,我們的可以多花些時間在音樂上,培養出專長;你的運動天分差些,我們可以將它當興趣,在欣賞別人天分的同時,也可以鍛鍊身體,並且多一個運動愛好。」
教養祕笈——比賽三階段的教育心理學,培養孩子的失敗耐受度
前提:參賽的自發性,確認孩子是自己想要參與。
階段一,賽前充分準備:孩子要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。
階段二,賽前一兩週:告訴孩子「你已準備充足」,增加信心。
階段三,賽前一兩天:告訴孩子「比賽關鍵不在輸贏,而在過程」,只問努力,不問名次,消除孩子對輸的恐懼。
通往成功的道路,沒有捷徑,凡走過的,必留下痕跡。只要孩子確立目標,堅持努力,或許成功沒有按照所預期的時間和形式到來,但只要堅定信念,努力不懈,「成功」就在前方等著你。
以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進為原則,來培育孩子。
訂定合理的目標,嚴格執行
成功的教育必須堅持二個原則:
一,謹慎訂定可達到的目標;
二,嚴格遵守可執行的計畫。
告訴孩子只要提早計劃、努力準備,無論成績好壞,都值得自豪。
教養祕笈——學習熱情,勝過比賽輸贏
不論比賽輸贏,只要有心參加就是好事,就該慶祝,讓孩子對比賽不但沒有壓力,反而開心參與。
人不是機器,努力過後,放輕鬆玩樂是必要的。
當孩子真的失了學習熱情,就不再勉強;等孩子重拾熱情後,再重新來過也不遲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